太阳能热水器是用来提供热水的系统,它的能用底线很显然与热水有关。
首先必须有足够高的水温,能洗澡;其次产品品质要稳定,不能使用两三年后性能就衰减到不能用;再次服务要及时,不能出了问题没人管。还有,作为大件耐用品使寿命要至少能达十年以上。
符合这个标准的太阳能热水器就算是能用,以上四点有一项不达标,就是不能用,水温不高,不能洗澡,那太阳能热水器就"徒有其名"了;产品品质不稳定,性能衰减快,就成了"热水没有,弃之可惜"的鸡肋;而服务不及时甚至没服务,消费者使用效果没保障,而且后患无穷;寿命短就更不行了,太阳能不能年年换,作为大件耐用品,就应该要象冰箱彩电一样能用十年以上。
"冬眠"太阳能在消费者最需要热水的冬天却不能用,太阳能"半成品"一两年内可能看不出问题,但两三年后,冻堵、锈蚀、流黄水、冷水溢流、热水泛滥等问题会集中暴发,给消费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在消协对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状况的调查数据里,我们可以了解到整个行业所面临的信任危机:调查结果显示,87%的消费者希望能够用上质量可靠、冬天照样能出热水的太阳能热水器,但51%的消费者反映自己家里的太阳能热水器一到冬天就"冬眠"。在这些"冬眠"太阳能热水器中,40%的消费者反映管路容易冻堵、腐蚀、漏水,31%的消费者反映水箱不保温,另外有35%的消费者反映真空管集热效率差、易破碎。与此同时,只有19%的用户知道太阳能热水器质量优劣的差别,很少知道、甚至根本不知道的消费者分别占到了被调查者总数的55%和26%,也就是说有81%的消费者没有掌握鉴别太阳能热水器质量优劣的相关知识;而在选择太阳能热水器时,27%的消费者只看重价格,销协在此次调查中发现,不少"冬眠"太阳能热水器就是价低质次的产品。
底线以下产品的“致命伤”,看了吓一跳
底线以下的产品根本不能用,这类产品是造成消费者对太阳能行业不信任的罪魁祸首。他们的存在,严重危害着行业声誉,侵犯着消费者的权益,扰乱着太阳能市场的秩序。
以下这些致命伤,每一处都足以导致这种产品不能用。
★内胆漏水导致整机报废
这种太阳能内胆不但材质薄,而且焊接工艺落后,焊接前不清洗,焊缝也不规范,这样的太阳能用上几年后内胆就会腐蚀漏水了,导致整个太阳能报废。
★真空管清洗不干净,真空度底,导致使用寿命短
因为技术工艺落后,这些太阳能真空管的清洗不干净,附着的杂质会破坏真空度,严重的甚至连家里的暖瓶胆都比不上,一两年后集热、保温性能迅速衰减,根本不能生产热水了。
★劣质保温层,没有热水用
这些太阳能的水箱保温层保温效果很差,有时即使真空管生产出热水,也因为水箱降温快而变成冷水了。原因就是这种保温层发泡采用材料低劣,工艺落后,发泡料要么密度很大,硬邦邦的像石头,起不到保温效果;要么密度很小,泡孔粗大,散热快,导致没有热水用。
★水不热,不能洗澡
这些太阳能热水器不仅仅是真空管长度短,支数少,关键是他们的技术工艺落后,运用传统的镀膜技术,根本无法保障膜层的稳定性和真空集热效率,生产的热水水量少,水温低,达不到洗浴的温度。在夏天使用还行,春秋甚至都不能用,冬天直接就放空水,进入"冬眠"。
★服务缺失,太阳能孤儿没人管
很多小太阳能厂家只顾眼前利益,对消费者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根本不管服务,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且,像这种小厂家或手工作坊厂家也没有实力做服务,这种太阳能一旦被消费者买走,就会成沦为没人管的太阳能孤儿,使用时出了问题,找不到责任人,让消费者后悔莫及。
消费者:选择底线以上产品
底线,是一个不能逾越的界线,底线以下的不能用和底线以上的能用存在着本质的差别。明确能用底线,对于消费者和行业都是非常有利的举措。
买太阳能,要选对,选好,才能享受热水,选择的标准是关键。能用标准的明确使消费者有了选购标准,买太阳能热水器时就不会听忽悠。面对众多的太阳能品牌能做到心中有谱,远离不能用的太阳能,而选择真正适合自己需求的产品。能用标准对消费者来讲是有了标尺,有了依据。
专家指出,必须提升现行太阳能产品国家标准。太阳能主机及部件的功能、可靠性、稳定性、使用寿命、安装规范等项目都应列入国家标准。推行太阳能行业认证
制度,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拒绝底线以下的企业进入。除了提升标准进行强制性约束,还要提倡行业自律,太阳能企业要主动改进技术,生产出能用底线以上的产
品,否则就不被消费者认可,只能被淘汰。提升行业标准和行业自律双管齐下,行业良好的秩序逐渐形成,产业发展也会日趋规范。
专家在此提醒消费者,选择太阳能热水器一定要慎重,在选购前要了解一些太阳能热水器的相关专业知识,以"能用底线"为选购标准;先选择能用的品牌或选择当地有实力的生产厂家,然后再选择真正"好用"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