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栎节能 编辑整理】节能往往是市场失灵的领域,需要克服许多障碍,必须由政府主导,给予适当的经济激励,工业部门节能,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以及所有的节能行为主体(政府、企业、消费者、银行等)都存在障碍。财税激励政策的目的就是克服这些障碍。
1、企业通常不愿或无力向高投入、高风险的节能科研项目投资。因此,政府财政必须在这方面投入资金。
2、工业企业节能在很多情况下是高度分散的二次投资活动。现有资本市场运行机制使投资偏向能源开发。各国都是如此。而且能源价格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节能投资风险。因此,要有适当的财税政策进行激励。如税收减免、贷款优惠和担保等。
3、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能源费用占产品成本的比例很小,或者较高的能源成本可以通过提价来回收。这使得企业缺乏节能的积极性,需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政策。
4、节能新产品在进入市场的初期,批量小,售价高。需要通过税收优惠、用户补贴、政府采购等措施促其推广。
5、低收入家庭无力投资节能。需要政府提供补助。
6、能源效率往往不是消费者选购中断耗能设备和器具考虑的首要因素。需采取消费者补贴等激励措施。
7、企业和消费者获取可靠信息的交易成本高。政府要提供信息服务。
8、工业产品成功进入国际市场,消除贸易壁垒,必须采用国际标准。制订、实施能效标准要给予财政支持和经济激励。
9、企对环境的损害等外部成本应该内部化。可征收能源税和环境税来减少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对公众健康的损害。
本文由广州市天栎节能设备有限公司(www.gztianl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加上链接!